天河司法局社区矫正项目

为了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天河区司法局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于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简称“两类人员”)提供社工服务,并成立“天河区自强社区矫正人员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自强中心”)以及社工服务站,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天河区实际情况和服务对象需要的运作管理与服务平台。自2012年起,广州市明镜社工服务中心开始承接天河区司法社工的购买服务,累积近6年的服务经验,并在2016 -2017年开始的全区范围司法社工服务第一年服务期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从2017年9月份开始进入第二年的服务期。

一、社区矫正方面

项目以“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的服务模式为基础,探索模块化服务策略——即在四大服务内容中,探索【三二一】模块服务策略。为天河区范围的在册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危机干预、行为矫正等社工专业服务,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引导其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增强效能感和自信,使社区服刑人员得到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以重新融入社会。

【四大服务内容】:

1、协助优化矫正监管。司法社工驻所开展社工服务,肩负着协助和优化社区矫正监管的职责,保障服刑人员顺利渡过社区矫正期。在这块内容中主要有判前社会调查、初始评估、核查、日常监管以及矫治帮扶等内容和执行流程技巧的优化及完善,同时还需建立完整的社区矫正监管档案。

2、个案服务。服刑人员从接收到解除整个社区矫正期间,司法社工都是全程参与的,即全程陪伴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司法社工会陪伴服刑人员度过认识、反抗、接受、稳定的社区矫正过程,及时给予解释、提醒、安抚、引导、鼓励等的服务;个别化辅导是为个别有需要的服刑人员提供角色适应、心理、情绪等方面辅导,树立正确的认知,纠正错误的行为,重新回归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3、教育学习。主要通过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的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法律常识教育、公共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主题的教育服务,协助社区服刑人员提高心理承压力、社会道德感、法律知识,强化遵法守法的意识,避免重新犯罪。

4、社区服务。社工链接相关家综、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敬老院、学校等非赢利行或者社会福利单位,建立社区公益服务活动平台,组织社区服刑人员主动为社会有需要的弱势群体开展社区服务,并逐渐形成志愿服务义工队伍,以培养服刑人员的劳动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悔过改造,改掉恶习,而且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学习使社区服刑人员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实现人格的重新社会化。

【教育学习三个方向】即教育学习服务的法律知识、心理教育以及公共道德。

【个案工作两大思路】即个案服务的全程陪伴服务和个别化辅导。

【社区服务一支队伍】即社区服务中建立一支由服刑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

二、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方面

1、救济或临时过渡性帮扶安置服务

在刑满释放人员出狱时协助其回归社区,协助有需要的刑满释放人员办理户口、身份证、低保、社保、医疗保障等救助措施服务。

2、心理帮扶服务

针对有需要的刑满释放人员在就业就学、家庭关系、个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资源链接、心理辅导等帮扶服务,帮助他们接受职业培训,提供寻找工作或就学的机会,缓解其焦虑或不适应情绪,顺利回归社会。

天河司法局教育矫治项目

  项目简介:

为有效改变犯罪人员的反社会人格、改善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有效帮助他们预防他们再次犯罪,天河区司法局于20149月向广州市明镜社工服务中心购买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治服务。项目将采用小组活动等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治,有效改变犯罪人员的反社会人格、改善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从而帮助他们预防他们再次犯罪,并对教育矫治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服务群体

天河区建档列管的社区服刑人员。

认知重建服务

运用识别自动思维、真实性检验、去中心化等认知行为疗法服务技巧,协助社区服刑人员改变和重建其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帮助他们反思自身,建立健全的人格,避免重新犯罪。

社交技巧训练

通过培养社区矫正人员积极倾听、换位思考及有效询问等能力,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交参与性和主动性,学会理解他人,减少孤独与无助感,修复其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形成健康的心理- 社会交往机制,避免重复犯罪。

解决问题技巧

通过培养社区矫正人员的情绪控制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调整情绪,进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更温和的方式处理矛盾。同时培养他们用自我内在调节的方式接纳他人和社会,从而降低他们再次犯罪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