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市对口扶贫揭阳市35个贫困村工作目前进入三年规划的收尾期。记者10日从东莞市扶贫“双到”驻揭阳工作组获悉,受帮扶的贫困村目前村均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人均收入翻倍增长。更为重要的是,扶贫工作组通过引进社工帮扶服务,将社工扶贫作为“扶贫先扶志”的载体和抓手,关注、帮助当地留守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之形成自立自强的脱贫信心,同时重点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学习兴趣,健康美好心智。 东莞市扶贫“双到”驻揭阳工作组组长陈智武介绍,截止今年8月,东莞市对口帮扶揭阳市共统筹落实帮扶资金2.64亿元,其中落实帮扶35个贫困村资金1.83亿元,村均统筹资金522.9万元,受帮扶的贫困村村均集体收入已经突破10万元,人均收入也翻倍增长。“基本成功走上脱贫致富路。” 不仅如此,扶贫组还积极探索农村帮扶内生互助的长效新模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的指示和要求,率先引进社工扶贫方法,突出社工扶志,以“社工+行动”,将农村“扶贫先扶志”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陈智武介绍,社工扶贫就是由帮扶单位购买社工服务,通过驻村或驻校的社工和义工,将专业社工服务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以定期和不定期个案辅导及团队活动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妇女、流动青年进行励志教育和辅导培训,帮助他们形成自立自强的脱贫信心。 在率先进行社工扶贫探索的石龙镇对口普宁云楼村小学,驻校社工王丽芸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大部分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长大的留守儿童,心灵相对脆弱腼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身体生长发育这一特殊时期,女孩往往都是忧郁的,男孩子则爱打架。社工来了以后,通过“七彩背包”社工扶贫项目,以书信传情、读书分享、喜剧表演、运动会等交流活动,让社工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了相应的辅导和帮助,使孩子们破除心理障碍,逐渐变得开朗活泼。“现在她们有什么疑惑都会主动找我们,表现得比爷爷奶奶还亲。” 同样受惠的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鹅豆村,是素有“小城大爱”城市精神的东莞横沥镇结对扶贫单位,扶贫组通过“小城大爱传惠来”行动,将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服务送到鹅豆村。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社工+义工+素质拓展+禁毒宣传”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妇女,流动人员进行励志辅导和心理帮助等。同时不定期举办本土社工人才技能培训班,对当地有意愿从事社工服务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养本土社工人才,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揭阳市惠来县扶贫办主任方森树表示,社工扶贫在惠来县之前所有扶贫工作中是一个空白,东莞的社工帮扶服务,让人很震撼,特别是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关注及帮助,很好的解决了部分家庭的“后顾之忧”,能让家长们更放心、全身心的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对当地居民的精神风貌和知识水平结构影响深远。陈智武透露,目前工作组已逐渐在各个帮扶村开始推广社工扶贫先扶志的方法,并开始对部分有意愿于社工服务的人员,特别是乡村老师们进行专业辅导和培训,逐步培养本土社工服务人才,这样即使东莞扶贫工作组撤掉后,当地人才可以继续服务,长效机制可以有效运行。